茴香

更新时间:2024-10-11 21:45

茴香(学名:Foeniculum vulgare Mill.)是伞形科茴香属草本植物,别名怀香、怀香子、茴香子、小茴、茴香苗、香菜丝、刺梦、小茴香。高度0.4-2米,茎直立、光滑,呈灰绿或苍白色,多分枝。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-15厘米,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,叶鞘边缘膜质;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,4-5回羽状全裂,末回裂片线形。花瓣黄色,呈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。花药卵圆形,淡黄色;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极短,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。果实长圆形,长4-6毫米,宽1.5-2.2毫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
命名由来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蘹香,释名茴香......北人呼为茴香,声相近也。”因“茴”与“蘹”读音相近,当时的北方人就把“蘹香”说成“茴香”。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评价茴香:煮肉时放入少量茴香,可消除肉类的腥膻气味,具有使香味回归的作用,因此这种植物被称为“茴香”。

形态特征

茴香是一种草本植物,高度范围在0.4至2米之间,全株无毛,具香气。

根茎

茎部直立,表面光滑,颜色呈灰绿色或苍白色,具有多分枝的特点。

茴香的叶部特点鲜明,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度在5至15厘米之间。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,叶鞘边缘为膜质。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,长度和宽度变化较大,分别为4至30厘米和5至40厘米。叶片4至5回羽状全裂,末回裂片线形,长度在1至6厘米之间,宽度约1毫米。

茴香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序,顶生与侧生均有。花序梗长度在2至25厘米之间。伞辐数量在6至29之间,长度不等,从1.5厘米到10厘米不等。小伞形花序含有花14至39朵,花柄纤细且长度不等。花瓣为黄色,形状为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,长度约1毫米,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,中脉仅有1条。花丝略长于花瓣,花药为卵圆形,颜色为淡黄色。花柱基为圆锥形,花柱极短,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。

果实

茴香的果实为长圆形,长度在4至6毫米之间,宽度在1.5至2.2毫米之间。果实具有5条尖锐的主棱。每棱槽内有油管1个,合生面油管有2个。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。

分布范围

茴香原产地中海地区,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。中国各省也均有栽培,包括福建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安徽、四川、江苏省、吉林、河北、河南、海南等省份。

生长环境

茴香喜湿润凉爽气候,在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、丘陵生长较好;适应性强,耐盐,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地势平坦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轻碱性黑土为宜。

生长习性

茴香在气候凉爽地区生长较好,结果率高;在低海拔气温较高地区,茎叶易徒长,结果较差。茴香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
茴香的生育周期为1年,在温带地区可周年栽培。茴香种子发芽适温为16-23 ℃,生长发育适温为15-18 ℃,可耐短时间的﹣2 ℃低温,超过24℃生长稍有不良反应。

繁殖方式

自然繁殖

茴香的自然繁殖为有性生殖,其花粉的短距离传播靠风力和昆虫共同作用,远距离传播由昆虫完成。

人工繁殖

种子繁殖

茴香播种前将种子放入磷酸二氢钾倍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。茴香播种用“种子”是植物学的双悬果,发芽率较低,出苗不整齐。研究表明,直径较大的种子萌发较好,低温、黑暗的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。

组织培养

选取饱满的小茼香种子,经自来水浸种24小时后,将种子用升汞浸泡10分钟,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~5次接种在培养基上,小苗长至4~5cm高时,切取0.5~1cm嫩茎,接种在不同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,经15~25天后,切取1.5~2cm的绿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,进行生根培养。

栽培技术

选种

选择茴香品种,应根据各地栽培种植实际需要,品种最好满足如下条件:一是分枝能力强;二是丰产、抗倒伏;三是经提纯复壮后籽粒饱满的品种。茴香若主要用于食用茎部及嫩叶,应选择产量高和营养价值高的品种。若用于收获茴香籽粒,应选择籽粒饱满、产量高、大小适宜的品种。若用于提取精油,需选择精油成分佳、含量高的品种。

催芽

茴香种子的浸种时间相对较短,仅需约2小时即可满足其发芽需求。在较低温度环境下,如15℃浸种后配合20℃的催芽条件,能显著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。此外,黑暗环境对茴香种子的发芽具有积 极作用,因此催芽过程中建议采用遮光处理,或在干籽播种时适当增加覆土厚度以促进发芽。基于上述条件,推荐在实际生产中,选用优质茴香种子,在播种前于15℃下浸种2至4小时,随后在20℃且遮光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。

播种

播种时,可选择穴播或条播两种方式。穴播时,挖制深度约6厘米的种植穴,每穴均匀撒入种子,随后覆以细土并铺设稻草,以加强保湿与防风效果,确保种子顺利出苗且生长整齐。条播时,在沟内均匀撒布种子,之后同样覆盖细土与稻草。

松土除草

茴香幼苗顶土力弱,需在苗前进行浅耙镇压,破除板结,并进行松土与人工除草。在整个生育期,杂草对小苘香生长的影响较为严重。因此,要根据田间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时拔除。幼苗期其茎较为细嫩,以实施浅松土为宜,后期可渐渐加深。

水肥管理

茴香具有较强的耐寒特性,对水较为敏感,大水漫灌会造成其根系渐渐变黑腐烂。苗期应尽量少浇水,当表层土壤较为干旱时,可浇入少量水;营养生长阶段应适量浇水;生殖生长后期应勤浇水,并注重防涝。

茴香生长前期的重点在于长叶,应追加氮肥来满足其生长所需的营养;中后期,茴香正处于生殖生长的重要时期,应增施磷钾肥,可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;开花现蕾期,根外追施过磷酸钙两三次,确保果实产量稳定增长。

适时收获

根据播种时间及茴香的生长情况,当植株叶片开始发黄,茎秆转为白色,籽粒饱满且成熟良好时,即可进行收获。收获时,采用人工方式连根拔起整个植株,扎成小捆后晾晒3天。待80%以上植株晒干后,即可进行打碾脱粒,收集种子。

茴香花果期较长,存在边开花、边结果、边成熟的现象。因此,需采取分批次采收的方式。对于秋季播种的,可在次年2月至3月期间采收;春季播种的,则可在同年9月至10月采收。过早或过迟采收均可能影响产品质量。此外,在采收期间如遇降雨天气,应暂停采收作业,以免茴香受潮发霉变色。应尽量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收,并及时对采收的小茴香进行风干处理。

病虫防治

虫害

茴香常见的害虫为蚜虫、茴香虫。蚜虫一般从叶子开始为害,繁殖速度非常快,严重时会引发病毒病,从而使整株茴香死亡。可喷施乐果乳剂水溶液进行防治。

茴香虫为害叶及小枝,可喷洒敌百虫进行防治,每周1次,连喷2次,在采收前15天停止使用。

病害

茴香根腐病较为常见,易出现局部烂根或死苗现象。对于根腐病的防治,优先选择百合科、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。在播种或移栽前,可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利克菌可湿性粉剂与细土充分混合,进行沟施或穴施。在根腐病发病初期,亦可使用上述推荐的杀菌剂进行灌根处理。

灰斑病主要为害植物的叶子和叶柄。灰斑病发病初期及时采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防治,发病时可喷施波尔多液。

茴香整个生育期均可能感染白粉病。白粉病的防治,对于病情严重的地块,最好同非伞形花科作物进行轮作。发病时,应及时喷洒戊唑醇悬浮剂、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、氟菌唑乳油、阿司米星水剂进行防治。

为了有效预防茴香猝倒病,可采取营养钵育苗,移栽时使用绿亨1号灌穴。采取直播方式时,应将甲基立枯磷乳油同细干土进行混合,然后撒在种子上,再覆土。发病时,可喷洒普力克水剂或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、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克露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。

产业情况

茴香的主产区集中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一些地区,包括山西省的应县、朔州,内蒙古的托县、五原、临河,以及甘肃省的民勤、玉门、酒泉,其中,宁夏的海原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,成为小茴香优质产区。小茴香年消耗量在 2.5万吨以上,其中出口到南韩、日本、中国香港等地5000吨以上,2000吨左右用于种子,1.8万吨左右供食用。

主要价值

食用价值

小茴香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香料,在食用香料界占有重要位置,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及家庭日用方面。在食品加工中常作为增香剂、调味剂,用于提升食品香味、去除异味;在家庭日用中,小茴香是常见配料五香粉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烹饪肉食、鱼类、凉拌、炒菜等各种副食品。同时,小茴香嫩茎、嫩叶具有独特的芳香滋味,可鲜食、熟食、做馅等。

药用价值

茴香的果实、根、茎叶均可入药,药性辛、甘、温,有温肾暖肝、行气止痛、驱风祛痰的功效。可治疗寒疝腹痛、睾丸偏坠、脘腹冷痛、食少吐泻、肾虚腰痛、痛经等症状。

观赏价值

茴香在园林中较少应用,可用于蔬菜专类园或生态园栽培观赏并用于科普教育。

经济价值

从茴香中提取的精油可用于牙膏、牙粉、肥皂香水、化妆品等香精中,还有良好的防腐、杀虫等作用。北非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等国酒吧中流行一种茴香酒,含有茴香精油,香味浓郁独特。

免责声明
隐私政策
用户协议
目录 22
0{{catalogNumber[index]}}. {{item.title}}
{{item.title}}